本中心规划之政大法学评论(TSSCI第一级)特刊「法律与社会研究:问题意识与解题路径」出版。

  • 2023-01-09
  • AdminAdmin
本中心规划之政大法学评论(TSSCI第一级)特刊「法律与社会研究:问题意识与解题路径」出版,收录七篇通过双向匿名审查文章。作者们致力于提供法律与社会研究的文献地图,希望让研究者减少摸索的时间,并能确实加入学术的对话讨论。
文章包括:
1.陈韵如 边缘异常或无所不在? 法律移植作为法社会研究概念工具
2.王晓丹 法意识研究 ──不平等权力结构中,法律实践的局限与能动
3.官晓薇 法律动员研究
4.施慧玲 家庭法律社会学的台湾拼图──分享一个行脚读书人的摄像本
5.蔡博方 法律与现代性
6.许菁芳 律师与律师工作
7.沈伯洋 警察执法的法律社会学──以101大楼前的抗争为例

特刊序
法律与社会研究──问题意识与解题路径这是一张图片

法律早已存在于社会各领域,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台湾法学除了法释义学之外,也关注法的社会作用,因此开发了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视角。法律的社会与文化研究在过去二十年来补充了过去没有注意到的议题,研究者致力于理解法与社会的共构关系,从法律外部考察法律是什么,探问法律由谁生产、如何生产、有何效果。然而,此一新的研究取径的学术定位仍有待发展,尤其是必须要论述法与社会研究对于法学的意义。

台湾法与社会研究的兴起有赖于解严之后蓬勃的社会力,许多研究者都是从家庭与性别关系的转变着手,由此开发出崭新的学术议题。本特刊收录的法律移植、法意识、法律动员等文章都是在回应台湾剧烈的社会变迁,研究者找寻适当的西方理论概念,试图以台湾经验进行对话。陈韵如的法律移植探讨了比较法、(后)殖民法律与法律全球化的视角,拉开台湾法律历史时间与空间移动的向度,在来回之间定位台湾法学。王晓丹的法意识研究则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实践,透过研究行动者的能动主体之行动策略,描绘出法律实践抵抗权力的侷限与可能,并以此挖掘台湾法治的内在文化动力。官晓薇的法律动员研究则直接探问法律是否得以改变社会,从具体的社会运动深入剖析法律的能与不能。这些研究开启了针对法学诸多前提的反思,西方现代法毕竟承载着特定的政治思想、权威形态与道德标准,如何在时空交织的意识与行动间,让法律承载在地价值,台湾法学的确需要如这三篇文章一般发展适当的「概念工具箱」(陈韵如用语)。

除了法与社会学术概念的深化之外,另外一种研究视角从法律的社会功能之整体角度,探究其与其他社会功能之间的交织建构,也有从理论反思法之社会功能,从而考察台湾法律所牵扯的道德与伦理难题。施慧玲所发展的家庭法律社会学即是从法律规范整体的角度,描绘出法律如何回应社会变迁,而新兴价值又如何回过头来影响法律论辩,尤其应该注意法律介入社会关系的界线与角色也有所转变。除了实证与规范研究之外,蔡博方讨论了四位西方法社会学理论家,在理论间发展出四个向度以定位台湾法律,包括法律现代性的必然或偶然,以及主体在其中为促因或结果。不论是经验性研究或者纯理论的解析,这些研究从社会内在肌理剖析台湾的帝国边缘位置,促使法学在社会与历史变迁中认识台湾当代充满生命力的法律与社会实验。

过去法学界惯常的法律实践研究主要以法院判决书为主,并对照法官访谈的实证资料。法与社会研究进一步发展关于法律职业的新研究取径,不只是分析法官判决行为,也探究法律职业的组织以及社会文化对其职业行为的影响。本特刊收录许菁芳的律师与律师工作从两个角度分析律师的当代角色,一方面律师为对抗国家的斗士,另一方面律师须面对全球化市场的冲击,这点出了律师职业兼具公益性与商业性的特征。沈伯洋的警察执法研究辩证了法与社会研究的方法论议题,这篇文章带领读者走过文化论与制度论,在二者各自的优缺点之间提出场域论,主要的研究架构转向聚焦在分析行动者在场域中的关系网络。这些学术视角的开拓有助于法学看到生产与实践法律过程的社会文化脉络,补充了过去仅专注在法律规范的视角,深化考察了实际进行法律生产活动的主体「法律人」。

从上述研究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法与社会的研究者借助其他学科的概念与方法,从而设定新的研究议题、方法论取径与分析架构,开展出本土的经验与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这些跨领域视角的研究援引了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等知识,应用在法与社会的某个切面,不仅质疑了法学过去法律想当然尔影响社会的假设,同时也挑战了过去社会想当然尔影响法律的简化论述。台湾虽然没有英语学界在法与社会研究上的规模与成熟度,但是许多研究借鑑了英美学界1960年代之后的脉络中的法、1980~1990年代的文化转向、2000年之后至今的全球法的研究贡献,在时空交织之下进行台湾法与社会的辩证论述。

本特刊主要的目标为,提供「法律与社会研究」有兴趣之研究生与教师文献地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因此,收录的七篇文章均从特定学术议题把握概念/领域/理论的研究进路、演变与动态发展,还有研究要解决的难题,以及理论与经验之间的交互对话。文献地图的呈现尽量触及此一主题各种向度的讨论,包括过去的研究争论,以及当下的研究热点。尽管无法含括所有的研究,但也讨论了此一主题的学术社群内部关系。

感谢官晓薇、蔡博方、李柏翰、许菁芳四位副主编的协助,各自带着丰富的法学、社会学、公衞学、政治学的中英文投稿与编辑经验,撰写各篇文章编辑意见供作者参考。我们一起制作的征稿简则指引了文章撰写的方式,包括以下六点:
  • Definition:学术社群针对此概念/领域/理论是否有不同的分类或定义?这篇文章界定的讨论范围为何(包括对应的法社会现实)?
  • Scope and boundary:此一概念/领域/理论与其他概念/领域/理论之间有何关联与区别?(例如,法意识与法律动员、法律移植、法律现代性等各自都会有共同关心的议题,因此研究的范围与界限或有重叠之处,但有时也需要说明之间的差异)
  • Literature mapping:文献是由那些问题意识所构成?请作者提出一个架构放置这些文献(包括研究动机、研究问题与主轴论述)
  • Controversies and debates:学术社群内部有何冲突与争论?是否有相互之间的批判或反思?
  • Taiwan studies:与上述研究对话,台湾在地研究的进路与贡献为何?
  • Future direction:未来研究者可以着力的地方?
学术永远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关于台湾法与社会的文献回顾包括王晓丹2010年发表的法律与社会研究初探,以及沈伯洋于2018年发表的法律社会学50年回顾。以此为基础,本特刊进一步连结西方文献与台湾文献,提供给研究者与研究生更明确的问题意识与解题路径。期盼这本特刊对于未来的研究者有所帮助,不只可以按图索骥在短时间内掌握西方理论与本土研究,也能够串联研究者彼此之间,并展开对话。

特刊主编、特聘教授
王晓丹
202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