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規劃之政大法學評論(TSSCI第一級)特刊「法律與社會研究:問題意識與解題路徑」出版。

  • 2023-01-09
  • AdminAdmin
本中心規劃之政大法學評論(TSSCI第一級)特刊「法律與社會研究:問題意識與解題路徑」出版,收錄七篇通過雙向匿名審查文章。作者們致力於提供法律與社會研究的文獻地圖,希望讓研究者減少摸索的時間,並能確實加入學術的對話討論。
文章包括:
1.陳韻如 邊緣異常或無所不在? 法律移植作為法社會研究概念工具
2.王曉丹 法意識研究 ──不平等權力結構中,法律實踐的局限與能動
3.官曉薇 法律動員研究
4.施慧玲 家庭法律社會學的臺灣拼圖──分享一個行腳讀書人的攝像本
5.蔡博方 法律與現代性
6.許菁芳 律師與律師工作
7.沈伯洋 警察執法的法律社會學──以101大樓前的抗爭為例

特刊序
法律與社會研究──問題意識與解題路徑這是一張圖片

法律早已存在於社會各領域,成為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臺灣法學除了法釋義學之外,也關注法的社會作用,因此開發了不同於以往的研究視角。法律的社會與文化研究在過去二十年來補充了過去沒有注意到的議題,研究者致力於理解法與社會的共構關係,從法律外部考察法律是什麼,探問法律由誰生產、如何生產、有何效果。然而,此一新的研究取徑的學術定位仍有待發展,尤其是必須要論述法與社會研究對於法學的意義。

臺灣法與社會研究的興起有賴於解嚴之後蓬勃的社會力,許多研究者都是從家庭與性別關係的轉變著手,由此開發出嶄新的學術議題。本特刊收錄的法律移植、法意識、法律動員等文章都是在回應臺灣劇烈的社會變遷,研究者找尋適當的西方理論概念,試圖以臺灣經驗進行對話。陳韻如的法律移植探討了比較法、(後)殖民法律與法律全球化的視角,拉開臺灣法律歷史時間與空間移動的向度,在來回之間定位臺灣法學。王曉丹的法意識研究則關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實踐,透過研究行動者的能動主體之行動策略,描繪出法律實踐抵抗權力的侷限與可能,並以此挖掘臺灣法治的內在文化動力。官曉薇的法律動員研究則直接探問法律是否得以改變社會,從具體的社會運動深入剖析法律的能與不能。這些研究開啟了針對法學諸多前提的反思,西方現代法畢竟承載著特定的政治思想、權威形態與道德標準,如何在時空交織的意識與行動間,讓法律承載在地價值,臺灣法學的確需要如這三篇文章一般發展適當的「概念工具箱」(陳韻如用語)。

除了法與社會學術概念的深化之外,另外一種研究視角從法律的社會功能之整體角度,探究其與其他社會功能之間的交織建構,也有從理論反思法之社會功能,從而考察臺灣法律所牽扯的道德與倫理難題。施慧玲所發展的家庭法律社會學即是從法律規範整體的角度,描繪出法律如何回應社會變遷,而新興價值又如何回過頭來影響法律論辯,尤其應該注意法律介入社會關係的界線與角色也有所轉變。除了實證與規範研究之外,蔡博方討論了四位西方法社會學理論家,在理論間發展出四個向度以定位臺灣法律,包括法律現代性的必然或偶然,以及主體在其中為促因或結果。不論是經驗性研究或者純理論的解析,這些研究從社會內在肌理剖析臺灣的帝國邊緣位置,促使法學在社會與歷史變遷中認識臺灣當代充滿生命力的法律與社會實驗。

過去法學界慣常的法律實踐研究主要以法院判決書為主,並對照法官訪談的實證資料。法與社會研究進一步發展關於法律職業的新研究取徑,不只是分析法官判決行為,也探究法律職業的組織以及社會文化對其職業行為的影響。本特刊收錄許菁芳的律師與律師工作從兩個角度分析律師的當代角色,一方面律師為對抗國家的鬥士,另一方面律師須面對全球化市場的衝擊,這點出了律師職業兼具公益性與商業性的特徵。沈伯洋的警察執法研究辯證了法與社會研究的方法論議題,這篇文章帶領讀者走過文化論與制度論,在二者各自的優缺點之間提出場域論,主要的研究架構轉向聚焦在分析行動者在場域中的關係網絡。這些學術視角的開拓有助於法學看到生產與實踐法律過程的社會文化脈絡,補充了過去僅專注在法律規範的視角,深化考察了實際進行法律生產活動的主體「法律人」。

從上述研究文獻的分析可以看出,法與社會的研究者借助其他學科的概念與方法,從而設定新的研究議題、方法論取徑與分析架構,開展出本土的經驗與理論研究的問題意識。這些跨領域視角的研究援引了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哲學等知識,應用在法與社會的某個切面,不僅質疑了法學過去法律想當然爾影響社會的假設,同時也挑戰了過去社會想當然爾影響法律的簡化論述。臺灣雖然沒有英語學界在法與社會研究上的規模與成熟度,但是許多研究借鑑了英美學界1960年代之後的脈絡中的法、1980~1990年代的文化轉向、2000年之後至今的全球法的研究貢獻,在時空交織之下進行臺灣法與社會的辯證論述。

本特刊主要的目標為,提供「法律與社會研究」有興趣之研究生與教師文獻地圖,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因此,收錄的七篇文章均從特定學術議題把握概念/領域/理論的研究進路、演變與動態發展,還有研究要解決的難題,以及理論與經驗之間的交互對話。文獻地圖的呈現盡量觸及此一主題各種向度的討論,包括過去的研究爭論,以及當下的研究熱點。儘管無法含括所有的研究,但也討論了此一主題的學術社群內部關係。

感謝官曉薇、蔡博方、李柏翰、許菁芳四位副主編的協助,各自帶著豐富的法學、社會學、公衞學、政治學的中英文投稿與編輯經驗,撰寫各篇文章編輯意見供作者參考。我們一起製作的徵稿簡則指引了文章撰寫的方式,包括以下六點:
  • Definition:學術社群針對此概念/領域/理論是否有不同的分類或定義?這篇文章界定的討論範圍為何(包括對應的法社會現實)?
  • Scope and boundary:此一概念/領域/理論與其他概念/領域/理論之間有何關聯與區別?(例如,法意識與法律動員、法律移植、法律現代性等各自都會有共同關心的議題,因此研究的範圍與界限或有重疊之處,但有時也需要說明之間的差異)
  • Literature mapping:文獻是由那些問題意識所構成?請作者提出一個架構放置這些文獻(包括研究動機、研究問題與主軸論述)
  • Controversies and debates:學術社群內部有何衝突與爭論?是否有相互之間的批判或反思?
  • Taiwan studies:與上述研究對話,臺灣在地研究的進路與貢獻為何?
  • Future direction:未來研究者可以著力的地方?
學術永遠是一個累積的過程,關於臺灣法與社會的文獻回顧包括王曉丹2010年發表的法律與社會研究初探,以及沈伯洋於2018年發表的法律社會學50年回顧。以此為基礎,本特刊進一步連結西方文獻與臺灣文獻,提供給研究者與研究生更明確的問題意識與解題路徑。期盼這本特刊對於未來的研究者有所幫助,不只可以按圖索驥在短時間內掌握西方理論與本土研究,也能夠串聯研究者彼此之間,並展開對話。

特刊主編、特聘教授
王曉丹
202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