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3244

性別X種族X法律

這是一張圖片

一、中心成員論文

1. 王曉丹(2024),原住民族法律解殖——拆解法律敘事的殖民暴力遺緒,並邁向轉型正義之路,《中研院法學期刊》(TSSCI Tier 1)(已通過審查)。

2. 王曉丹(2023),建構多重且有實踐力的主體:從知本光電案看卡大地布的法律動員如何促進原住民族自治?,《臺灣民主季刊》(TSSCI Tier 1),20卷,2期,頁29-76。

3. 王曉丹(2022),理解法律多元 ──行動者視角的分析框架,《月旦法學雜誌》,320期,頁70-89。

4. 王曉丹(2019),破解二元對立,改寫能動主體:性暴力受害者脆弱性的正面意義,《女學學誌》(TSSCI),44期,頁79-112。

5. 王曉丹(2018),「愛女/厭女:情感與性別」女學會2018年會紀實(第一作者,與楊婉瑩、方念萱、韓宜臻、董晉維合著),《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5期,頁86-90。

6. 王曉丹(2018),新時代的情感教育──建構思辨主體,揮灑愛戀空間(第一作者,與韓宜臻合著),《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5期,頁68-77。

7. 王曉丹(2017),女性主義實踐為何漏接了房思琪?「自我」的生存之道與逃逸路線,《巷仔口社會學》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7/06/06/wanghsiaotan/。

8. 王曉丹(2015),「拆解」防治性別暴力的法律:文件格式化、敘事失語以及文本性現實,《性別平等教育季刊》(客座主編專輯「在法律,做性別」),71期,頁34-43。

9. 王曉丹(2014),性暴力法制的歷史交織──一個性別批判的觀點,《軍法專刊》,60期,頁21-40。

10. 王曉丹(2010),聆聽「失語」的被害人──從女性主義法學的角度看熟識者強暴司法審判中的性道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TSSCI),80期,頁155-206。

11. 王曉丹(2009),法律移植與法律適應──婚姻受暴婦女聲請民事通常保護令裁定之分析(第一作者,與林三元合著),《思與言》(THCI),47卷,4期,頁83-131。

12. 王曉丹(2009),法律論證事實的脈絡分析──以越南婚姻移民婦女之家庭暴力為例,《法學新論》,14期,頁59-85。

13. 王曉丹(2008),法律文件裡的面容,《女學學誌》,25期,頁183-190。

14. 王曉丹(2008),法律敘事的女性主義法學分析──最高法院23年上字第4554號判例之司法實務,《政大法學評論》(TSSCI Tier 1),97期,頁1-70。

15. 王曉丹(2007),從法社會的觀點論女性主義立法行動──女性主義法學在台灣的實踐及其法律多元主義的面貌,《東吳法學雜誌》(TSSCI),19卷,1期,頁51-78。

16. 王曉丹(2007),法律社會學──台灣的性別與法律研究,《法令月刊》,58卷,4期,頁104-118。

17. 王曉丹(2006),台灣親屬法的女性主義法學發展──以夫妻財產制為例,《中正法學集刊》,21期,頁1-36。

18. 王曉丹(2006),論英國離婚法改革的法制發展──法政策、法理、法社會之探討,《台大法學論叢》(TSSCI Tier 1),35卷,5期,頁163-208。

19. 王曉丹(2004), What Can Legal Feminism Do?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on Gender, Law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EurAmerica (TSSCI), Vol. 34, No. 4, Pp. 627-673.

二、指導論文

1. 王恩竹(2021),蘭嶼的法律多元-七號地事件的法律正當性,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林為國(2020),競逐性別平等的法律動員:教育現場的常識型道德悲劇困境,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 李姿佳(2016),自我與權利-受婚姻暴力女性的權利實踐,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 沈世祐(2014),落空的權利—從法律多重製圖觀點看日月潭邵族原住民族土地同意權的實踐,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勤定芳(2011),失格的被害人;失真的性侵故事-性侵害判決心證與政論節目言說的論述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